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盛煌 > 业务范围 > 谈谈我对数据要素现状及发展的理解

谈谈我对数据要素现状及发展的理解
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06:42    点击次数:55


在数字化时代,数据已成为一种关键的生产要素,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本文将探讨数据要素的概念、特点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,分析公共数据、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在数据要素市场中的作用和挑战。

最近几年,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,是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基础,已快速融入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,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。

今天就聊聊我对数据要素的理解。

一、关于数据要素的概念

现在数据要素可以说是当下非常热门领域。本质上来说,从互联网兴起,社会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了好多年,各行各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。但是这些海量的数据被分割在各个市场主体控制域内,无法安全、合规、可信的流通,也就无法发挥数据的价值。

一旦激活了数据要素的价值,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
举个例子,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“消费贷”业务,是一种无抵押贷款类型。额度较小,银行不需要房产等作为抵押物,只需要通过分析个人数据就可以给个人授信。比如在获得个人的负债、公积金、社保、征信等数据,经过银行自己的数据模型计算后,评估出贷款额度。

为了控制信贷的违约风险。银行需要获取比较权威、可信的、高质量个人的信息,充分了解消费者的还款能力。

由于个人的信息大都归集在各个社会部门的手上,比如公积金管理中心。银行在调用这些数据时,还要获得个人的授权,以及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授权。就是我们在申请在贷款时,签署的各种文件和声明。

这个过程,数据其实就流通了起来,提升了整个贷款业务效率。

消费者申请贷款时,不需要跑到线下网点,节约了时间成本。银行可以更简单地线上获客、减少线下人员的投入、同时能够全面、有效地把控贷款风险。公积金管理中心则通过共享数据,打通了信贷业务场景,方便了百姓生活,贡献了数据价值,甚至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(我猜测的)。

将这个场景放大,如果全社会的数据能够安全、合规、有序地流通,数据就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,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。这就是“数据要素”概念的由来。

二、数据要素的特点

我们经常说的生产要素,指的是“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”。

从本质来看,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,数据生产要素具有独特特征:

1、非竞争性

数据的非竞争性指的是数据可被多方同时使用,而不会损耗数据资源。这种属性使得数据可以广泛传播和使用,从而增强其价值和应用。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,非竞争性是数据资源的一个核心特性,使得数据可以作为共享资源,为广泛的用户提供服务,如开放的科研数据库、公共信息资源等。

2、潜在的非排他性

在技术上,数据可以被无限复制,且副本与原件无异,不会因为复制而降低其价值。虽然可以采取措施限制数据的访问和使用,但是数据本身不具有非排他性。

3、异质性

数据的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,而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而变化。例如,某些数据在医疗研究领域可能极具价值,但在其他行业则可能无关紧要。数据的这种异质性要求使用者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,以确定其在特定情境下的实际价值。

4、复制和共享的可行性

数据可以轻易地被复制和共享,这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基础。在数字化时代,复制和共享的易性大幅度降低了信息的边际成本,这也是为什么数字内容如音乐、电影、书籍能够在网上以较低成本或免费形式被广泛传播。

5、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特性

与传统资源不同,数据的生成和累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且理论上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。新数据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用户活动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,这种无限增长的属性使得数据资源看似无穷尽。

6、难以进行传统管理和利用

由于上述特性,数据的管理和利用不能简单地照搬传统的物理资产管理方式。它要求新的法律架构、技术手段和市场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保护,同时也需要考虑数据安全、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。

7、供给弹性

数据的供给弹性很大,因为其生成成本相对较低,且一旦产生,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和传播。这种供给的弹性为数据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,也带来了对数据存储、处理和分析技术的高需求。

三、数据要素发展的现状

以下是个人总结,可能有些片面。请各位看官批判性阅读。

近期,国家数据局表示,有关公共数据、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两份文件将于今年年内陆续出台,个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也在加紧研究当中。

我就从这三个数据分类,简单分析下数据要素发展的现状。

1、公共数据

早在2016 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》明确提出:“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,制定开放目录和数据采集标准,稳步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。”于是很多地方政府组建了大数据局或者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,推动公共数据管理及开放平台建设。

现在很多省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开放平台,汇聚了各个业务部门的政务数据,数据分为无条件开放和有条件开放2 种类型,个人和法人用户可以无偿申请使用。

有些开放平台还对公共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加工,以数据应用的形式对外开放。

不过目前来看,开放平台主要强调的是数据共享,数据质量和范围比较有限。

2022年12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》(“数据二十条”)专门提到了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,加大公共数据的供给力度,并且通过适度有偿使用激励地方政府开发数据。

对各级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公共数据,加强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,强化统筹授权使用和管理,推进互联互通,打破“数据孤岛”。

鼓励公共数据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,按照“原始数据不出域、数据可用不可见”的要求,以模型、核验等产品和服务等形式向社会提供,对不承载个人信息和不影响公共安全的公共数据,推动按用途加大供给使用范围。

推动用于公共治理、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无偿使用,探索用于产业发展、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。

《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》(“数据二十条”)

根据意见,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更加强调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挖掘,形成数据产品和服务,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。

目前各地纷纷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方式。

温州 2023 年出台了《温州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》,并且在去年 10 月份,上线了全国首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应用场景。

我个人认为为了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,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必然会做出表率,起到带头示范作用。

2、企业数据

企业的规模、信息化建设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数据量,例如大型的国央企、大型民企在日常运营中积累了海量的数据,并且对数据的利用也比较充分,处于市场的优势地位。他们手中的手中的数据价值往往也比较高,例如电力公司的电力数据。而中小型企业可能还没有做好信息化、数据化转型,手中的数据甚至还存在纸面上,对于数据要素的意愿并不高。

另外行业间的数据价值差别也比较大,例如能源、电力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等属于热门行业,数据价值普遍较高,市场需求较大。

2023年12月31日,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,确定了12 个重点行动,分别是:

不过企业是逐利的,在没有明显收益激励,又无法保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,很难让他们主动将数据“供”出来。数据只会躺在企业的数据库里,无法激活市场价值。

于是,财政部会计司2023年8月1日发布《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》,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这意味着企业数据可以被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“资产”一项。数据资源变成数据资产后,就拥有了更多的金融属性,比如抵押贷款,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,可以更好的推动企业“沉淀数据、治理数据、挖掘数据”的意愿。

3、个人数据

个人数据基本不在个人手中,主要存储在政府、企业一侧。目前个人在数据流通中属于“弱势群体”,必须依靠制度、法律维护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。在“数据二十条”中,提到个人数据,主要是还是强调保障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。

以上就是我对数据要素的一些基础理解。